特别推荐列表
APP优势
文档安全
升级版文档
- 中新网、左宇坤 摄、光与水的“梦幻联动”、在龙羊峡水光互补光伏电站中控室里,工作人员正时刻关注电站发电运行情况。“园区里这些光伏板发的电,通过前方的变电站升压到330kV,经过50多公里长的高压输电线路输送到龙羊峡水电站,水电站再根据总的发电任务和光伏实时发电量调节水电,实现‘削峰填谷’的效果,最终并网向外输送。”国家电投黄河公司龙羊峡发电分公司综合部主任于海青介绍。
- AI不是新概念,并且离我们越来越近。2022年也被称为“AIGC元年”,多项AI技术得以迅速发展,各种基于AIGC技术的产品不断涌入工作和生活场景。在绘画等艺术领域,不少职场人和陈霖灵一样,正面临AI带来的新变化、新挑战。
- 空中俯瞰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场地的稻田画。新华社发 涂志勤摄
- 4.因工业而立 凭转型而兴、这里曾是依靠煤炭 水泥“一黑一灰”资源
- 当日,作为2023欧亚经济论坛的分会活动,“欧亚青年精英论坛”在西安举办。来自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白俄罗斯等国家的青年齐聚一堂,与中方青年嘉宾共同围绕人工智能、数字经济、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全球公共治理等议题进行分享交流,为欧亚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青春智慧。“今年是两国建交30周年,无论从历史还是地理上看,两国都要并肩生活,成为真正好邻居和合作伙伴。”在论坛现场,道列特用一口流利的中文讲述着哈中两国这些年在贸易、经济、商业、科学研究等领域的合作与发展。
APP最新
据介绍,辽宁省民政厅将每年9月份定为“慈善宣传月”,省、市、县三级联动开展公益行走、慈善大集、主题晚会等系列慈善主题活动,推动慈善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有效促进了慈善文化传播。组织开展了三届“辽宁慈善奖”评选表彰活动,评选表彰公益慈善领域突出贡献企业、个人、组织、慈善项目等314个。新创蒲剧历史剧《忠义千秋》,开创蒲州梆子剧目史上首部讲述关羽波澜壮阔一生的大戏;运城市音乐家协会民族乐团和中央广播民族乐团联袂打造交响乐《关公颂》,于2020年末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在盐湖区解州镇常平村的平常街上,沉浸式夜游表演“剑心书韵”“喜结连理”“义结桃园”等,将不为大众熟知的青少年关公展现在游客面前;在“运城礼物”文创产品旗舰店里,绿衣红脸的Q版“关小爷”、神采奕奕的关公雕塑、关公文化书籍等文创产品让游客全方位感受、体验关公文化。“让珍藏在庙里的文物走出去、活起来,有助于大力推动文物活化利用项目,挖掘文物价值,推进文化创造性转化,促进文化高质量发展。”解州关帝庙文物保护所所长、关公文化研究院院长傅文元说。这里,是实至名归的制造大省:全球10%的笔记本电脑、20%的液晶显示屏在安徽诞生;全国每3台冰箱、4台洗衣机、5台空调里,就有1台是“安徽制造”。这里,有声名鹊起的“智造新军”: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等领域持续并跑领跑,动态存储芯片、柔性可折叠玻璃等打破国外垄断,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加值连续7年保持11%以上增速,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1.6%,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光伏、新型显示等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逐步形成。安徽坚定不移实施制造强省战略,厚植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今年1—7月,安徽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2%、居全国第七位。新兴产业集聚越来越强打开软件,说出指令,不到5秒,一个初具逻辑的文本随即生成。飞今年发布的“飞星火认知大模型”,根据权威评测,该大模型在国内现有系统中处于领先水平。位于合肥高新区的中国声谷,作为全国首个定位于人工智能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基地,从能听会写的智能鼠标,到依据声纹检测产品质量的仪器,充满科技范儿的产品比比皆是,一个千亿级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已然形成。在安徽,大批新兴产业正成为“当家产业”。聚焦新能源汽车、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领域,打造万千亿级产业集群。今年7月,安徽省委确定汽车产业作为全省“首位产业”,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安徽汽车制造换挡加速,今年1—7月,全省汽车产量123万辆,居全国第三位,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42万辆,居全国第四位。被称为外贸“新三样”的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和太阳能电池,安徽全省今年上半年合计出口219.3亿元,同比增长51.7%,拉动全省出口增长3.4个百分点,占全省出口比重提升2.1个百分点,达到8.7%。安徽制造,布局未来产业。深空探测实验室落户合肥,聚焦深空互联网、深空遥感、深空资源利用的空天信息产业园雏形初现;“量子大道”分布着数十家量子相关企业,在这里,诞生了世界首条千公里级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和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在推进产业发展过程中,我们建立了由省领导牵头的10个新兴产业发展专班,龙头企业、资本机构和专家团队加盟,参与产业发展规划与政策制定。”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郭浩介绍。2018年以来,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7.5%、居全国第五位。2022年,安徽制造业增加值近1.2万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6.5%;全省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3.8%,占工业总产值的41.6%。区域创新能级越来越高4层楼高、直径8米、重400吨,这就是人称“人造太阳”、坐落在合肥“科学岛”上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今年4月,EAST成功实现稳态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403秒,再次刷新世界纪录。与此同时,“超高温”“超强磁场”等大科学装置上汇聚的技术,转化成了产业成果。安徽中科太赫兹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基于“人造太阳”上的太赫兹激光偏振干涉仪监测技术,来自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员研制出了主动式太赫兹人体成像安检仪、太赫兹激光透射成像系统,在合肥轨道交通站点,这种安检设备已经广泛应用。科技创新也为新兴产业提供了强大引擎。安徽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布局的重要省份,不仅有国家实验室、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还有12个大科学装置。从首批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首个国家实验室落地安徽,到“墨子号”“京沪干线”“九章”等国之重器问鼎世界,安徽技术创新不断突破,衍生出了等离子体、生物、材料等多个产业技术。高科技正在转化为“铺天盖地”的生产力,更多“科技之花”结出了“产业之果”。科技赋能,传统产业快速转型升级。海螺集团芜湖生产基地,装有10多个传感器的无人驾驶矿车正在奔驰,数字矿山系统根据矿石内的各种元素含量,会自动发出配矿指令。昔日的“灰色水泥”正朝着“绿色生产”转型,智能化、数字化,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污染能耗。“安徽刚推出了人才兴皖政策的4.0版本,引才力度更大。”安徽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省人才总量突破1100万,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5万家,平均每天诞生11家高新技术企业。区域创新能力跃升至全国第七位,连续11年居全国第一方阵。全省累计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854户;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97家,居全国第八位。截至2022年底,安徽6000多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贡献了全省50%以上的上市企业和80%以上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依托科技领军企业,组建4家省级创新联合体,充分发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过去3年,全省实施制造业重点领域补短板产品揭榜任务268项,86项攻关任务已成功结题,其中23项任务打破国外垄断。产业开放力度越来越大9月16日,国轩高科位于德国中部大学城哥廷根的工厂,正式下线首款本地产电池产品,标志着这家安徽本土企业开启了电池生产“走出去”的新布局。安徽将对外开放的重点,放在产业的开放合作。不仅有国轩高科、奇瑞等本土企业大步“走出去”,也有一些全球领军企业“走进来”。大众汽车集团的新能源汽车制造中心落地安徽,在合肥建立了总部之外全球唯一的新能源汽车研发创新中心。世界制造业大会召开前夕,安徽省委主要负责同志率安徽省经贸友好代表团前往法国、德国,与法国圣戈班集团、佛瑞亚集团以及德国的大众汽车、大陆集团等寻求在汽车领域的进一步合作,在“投资安徽行”推介会上,现场签署合作项目20个、总金额37.24亿美元。“收获超过预期”,经贸团成员很是兴奋。目前,已有90家境外世界500强企业在皖投资,项目超180个。今年上半年,全省实际使用外资11.9亿美元,同比增长33.8%,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都达到了68%左右。开放,体现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本链的“四链合一”。去年6月,《“科大硅谷”建设实施方案》出台,通过搭建引进高端人才、汇创新势能、融国际市场的平台,打造一流创新创业生态。一年多来,累计对接项目资源超1000条、投资机构超150家,落地项目近200个。今年8月4日,“科大硅谷”首批“全球合伙人”正式签约。这些来自海内外的25家“全球合伙人”,将和安徽一起打造“一栋楼就是一条产业链”的创新生态。开放,体现在主动加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主动融入长三角“朋友圈”。今年8月,安徽印发《关于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围绕区域协调、创新协同、产业协作等领域提出70条具体举措。上半年,沪苏浙在皖投资在建亿元以上项目实际到位资金3652.1亿元,占全省比重的56.2%。加快“链”入全球产业链。安徽组织实施“徽动全球”百团出海行动,出海拓市场、促合作、强链补链。今年上半年,全省实际对外投资12.6亿美元,实际对外投资额从2016年全国第十七位提升至第九位。2018年首届世界制造业大会上,一段视频资料曾令与会者啧啧称奇。那是出土于安徽省含山县凌家滩遗址的一枚5000多年前的石钻,以难以想象的精度、硬度,彰显了安徽地区古代制造非凡的工艺水平。而凌家滩遗址中,还出土了一个玉人雕件,上有直径为0.15毫米的隧孔。0.15毫米,一个仅可供两根头发丝穿过的隧孔,在新石器时代是如何穿凿出来的?对安徽人来说,除了对古人的制造智慧无比骄傲外,更多了一份厚重使命:在迈向“制造强省”的方阵里,安徽必须当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创造更美好生活,为建设制造强国贡献安徽力量。《 人民日报 》
・◡・:
中新网江西赣州市9月20日至22日组织37家重点纺织服装企业,赴深圳参加第27届深圳国际服装供应链博览会。博览会上,赣州时尚馆吸引了众多客商前去洽谈合作,助力赣州对接承接粤港澳大湾区纺织服装产业转移,拓展大湾区市场。
一身干净味:
top5、采访团一行听取辽宁省有关部门负责人情况介绍,实地采访中德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北方重工集团、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大连片区、大连商品交易所等,深切感受辽宁这个“老工业基地”的“活力焕新记”。
川岛琦一.:
top8、报告解释,“二三四”计划为打通海外中餐业者向国内餐饮业“两个渠道”;培养海外中餐业的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产业复合型人才“三类人才”;打造海外中餐发展的智库平台、中华饮食文化的传播平台、中餐国际化发展的服务平台、民间美食外交的交流平台“四个平台”。
風声鹤唳:
中新网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在南宁举行,会议听取了关于广西实施教师法情况和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的报告。报告显示,广西多措并举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辞旧迎新:
top6、“世界超市”义乌出口逆势激增背后:每个经营主体都想活得更好_区域经纬_澎湃新闻-The Paper
温柔刺客:
top9、节奏明快、幽默感十足的台词,敏感细腻的情感表达,这样的作品给了青年演员极大的创作空间。周帅扮演的“长子”布西金以真诚与爱寄托着内心的情感,李麟扮演的老人萨拉法诺夫虽然孤独、敏感却又不失温暖,孙翌琳扮演的女儿尼娜有强烈的个人意识却依旧不掩炽热鲜明的情感……全剧虽然在探讨一个深刻的主题,却采用了轻松的呈现方式,幽默感十足的表达让观众在笑声中体会到内心的感动。